中华琼财网_海南省最专业的财经资讯门户

在这个朝代,起名字用俩字居然犯法?

2019-09-11 15:04:08 来源:互联网 阅读:0

中国人的名字,其实有很多有趣的现象。比如东汉、三国、西晋,这近300年的时间里,人名用单字(也就是一个字)的特别多。像曹操、刘备、孙权,诸葛亮、夏侯惇、司马懿,关羽、张辽、周瑜这帮耳熟能详的人,姓有一个字的,也有两个字的;可是名,全是一个字。当然,偶尔也有两个字的名,比如黄承彦、戏志才,但毕竟是少数。

为什么当时的人,取名喜欢用单字呢?这个问题,说简单也简单,说复杂也复杂。

这里先说明一下,古人有姓、有名,还有字。名和字是不同的。不过咱们现在口语,都叫名字名字的,这个其实只相当于古人的名。为了方便起见,我都用“名字”来指代古人的名。

王莽:皇帝都改单字名了,用二字名是“非法”

接着来说单字名的事儿,先说简单的。西汉元始二年(公元2年),汉平帝下了一个改名诏书,这个诏书是这么写的:“皇帝二名,通于器物,今更名,合于古制。”汉平帝本来叫刘箕子,这个名字用了两个字,“箕”是“簸箕”的“箕”。所以叫“皇帝二名,通于器物”。汉平帝将自己的名字改叫刘衎。“衎”是快乐的意思。诏书说,改成这个字,就符合古代的制度了。

当时朝政大权,实际在王莽手里。所以汉平帝下诏改名,其实这是王莽的意思。据《汉书·王莽传》还有《匈奴传》记载,就在汉平帝改名前后,王莽还颁布过一个法令:“令中国不得有二名。”就是汉朝人取名字,不能用两个字,只能用单字。后来不仅汉朝人改了,连匈奴人,也把名字改成单字了。

在这个朝代,起名字用俩字居然犯法?

王莽:用二字名是“非法”

当时名字用俩字,不仅犯法,而且会受到嘲笑,史书记载叫“中国讥二名”,就是讥笑二字名。王莽有个孙子叫王会宗,也在这波改名浪潮中,改叫王宗了。后来王莽篡位称帝,建立新朝,这个王宗整天想着当皇帝,结果阴谋败露自杀了。作为惩罚,王莽就把王宗的单字名“宗”,又恢复成二字名“会宗”。可见在用二字名,不仅法令不允许,而且简直就是一种侮辱。

说到这里,你可能会恍然大悟,哦,原来后来300年,大家都喜欢用单字名,是因为王莽啊。可是前面也说了,单字名这个事儿,说简单也简单,说复杂也复杂。简单的说完了,那复杂的呢?

专家:大家多读书,用二字名是“非礼”

这还得先说王莽。众所周知,王莽建立的新朝,最后被推翻了。后来刘秀建立东汉,王莽被定性为奸臣篡位,王莽的法令制度全部废除了,改名令肯定也被废了。王莽还改过官名、地名,这些名字对后世几乎毫无影响。而且从西汉末王莽执政,到最后新朝被推翻,一共也就20多年,只能影响到两代人。

所以按理说,王莽一道改名令,不可能影响到后来300年里人们取名字的规则。因此,这背后,还有更复杂的原因。

这得从儒家经典《春秋》说起。这部书你可能没看过,但一定听说过,它是我国著名的编年体史书,现在的版本据说是孔子修订的。

在这个朝代,起名字用俩字居然犯法?

孔子:我对不起大家,我也不知道有这么多闲操萝卜淡操心的专家……

《春秋》里面记载了一件事,原文是这么说的:“季孙斯、仲孙忌帅师围郓。”意思是,鲁定公六年,鲁国大夫季孙斯、仲孙忌率军包围了郓城。这听起来,好像跟几百年后人们名字用一个字还是两个字,没什么关系。

但问题是,仲孙忌的全名,叫仲孙何忌,《春秋》记载这事儿的时候,少写了一个“何”字。其实这也不是什么大事儿,可能抄书的少抄了一个字,也可能是为了省竹简,写的时候把名字简写了嘛。

结果,这个疑似笔误,被一帮搞研究的人盯上了。他们觉得,儒家六经,《诗》《书》《礼》《乐》《易》《春秋》,这《春秋》是唯一一部孔子亲自写成的,这里面每个字每句话,都蕴含着孔圣人的“微言大义”。而这些研究人员的任务,就是把这些微言大义找出来。

当时有三部解释《春秋》的著作,分别是《左传》《公羊传》和《榖梁传》,合称“春秋三传”。《公羊传》对这个“仲孙何忌”写成“仲孙忌”的事儿,发表了自己的看法:“此仲孙何忌也,易为谓之仲孙忌?化二名。二名,非礼也。”《春秋》里,还有把“魏曼多”的名字写成“魏多”的,《公羊传》也大发感慨:“此晋魏曼多也,易为谓之晋魏多?化二名,二名,非礼也。”

总而言之,在《公羊传》的作者眼里,《春秋》把二字名写成单字名,是觉得二字名“非礼”,不符合礼法。可是名字取一个字还是两个字,这跟礼法有什么关系呢?

在这个朝代,起名字用俩字居然犯法?

在《公羊传》里,名字也成为了圣人的“微言大义”

这就跟古人名字的避讳有关系了。同样是儒家六经之一的《礼记》,在它的《曲礼上》篇中说过一句话,叫“二名不偏讳”。这个“偏”是“偏向”的“偏”。这句话有两种解释,一种就是按照字面,说如果一个人的名字有俩字,那么这俩字的避讳不能“偏讳”,就是不能只避讳一个字,而是两个字都要避讳。

另一种解释认为,这个“偏”字是“徧”的通假字。“二名不偏讳”,实际是“二名不徧讳”,也就是如果名字有俩字,避讳一个就行了,不用两个都避讳。

先不管这两种解释哪种更接近原著的意思。但是,《公羊传》的作者是支持第一种解释的,也就是说名字如果有俩字,那俩字都要避讳。东汉时期,著名的公羊学者,也就是研究《公羊传》的学者何休,他就说:二字名“其为难讳也,一字为名,令难言而易讳。”就是说,名字用一个字,容易避讳;要是用两个字呢,俩字都要避讳,就很麻烦。

名字一旦跟礼法搅在一起,这就麻烦了。特别是秦汉以来,皇帝一家独大,皇权越来越强,为了突显皇帝的至尊地位,相关的礼仪也就越来越严格。汉代皇帝的名字,臣民都要避讳。如果你去翻带有古人注释的《汉书》和《后汉书》,都能看到注释里会告诉你,皇帝叫什么名,具体避讳的时候用哪个字。

比如汉朝开国皇帝,姓刘名邦,“邦”字要避讳。遇到要说“邦”的时候,你不能用“邦”,而要用另一个字“国”。汉初的宰相职位称为相国,其实在以前这个叫“相邦”,就是因为汉代避讳,所以改叫“相国”了。

汉武帝:怎么又是朕的锅?

汉代的时候,儒家分为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。《公羊传》属于今文经学,本来就是一个学术派别,他对名字和避讳的看法,也只是一家之言。可到了汉武帝的时候,想加强皇权,因为今文经学、特别是《公羊传》的理论,能够为他的皇权专制提供理论支持,所以汉武帝就特别推崇今文经学,“罢黜百家,独尊儒术”。尤其是,汉武帝在中央政府设立了今文经学的博士,这些博士有议政的权力。于是今文经学,就成了西汉官方的意识形态,当时今文经学的影响力极大,绝大多数的学者都在研究今文经学;而研究今文经学,又可以进一步走仕途,甚至西汉中后期的好几任宰相,都是今文经学的专家。

在这个朝代,起名字用俩字居然犯法?

汉武帝:朕仿佛听到有人在黑朕

推动西汉皇帝独尊今文经学的关键人物,是大名鼎鼎的董仲舒,他就是研究《公羊传》的。《公羊传》的一家之言,逐渐就成了官方意识形态。很有可能,“二名不偏讳”“二名非礼”的观点,就是这个时候,逐渐获得了官方和民间知识分子的承认。

我举三个例子。西汉昭帝刘弗陵继位后,按照制度,臣民要对他的名字避讳。朝廷规定,只对“弗”这一个字避讳。看起来呢,这个其实符合“二名不徧讳”的原则,就是俩字避讳一个就行了。但是汉魏时期的张晏认为,其实是刘弗陵改名叫刘弗了,这样只用单字名,不用二字名,大家避讳起来很方便。要是按张晏的说法,那汉昭帝遵循的就是“二名不偏讳”“二名非礼”的原则了。

在这个朝代,起名字用俩字居然犯法?

董仲舒:我没有,我不是,你……你没瞎说!

汉昭帝的例子有争议,那么再来看看另外两名皇帝。汉宣帝刘病已继位,改名叫刘询,也是二字名改单字名。再后来,就是一开始说的,汉平帝刘箕子,改名刘衎,同样是二字名改单字名。

汉平帝改名的时候还特别说了,以前的“箕子”是二字名,用的字还是大家平时都用的器物,这样人们避讳就很不方便,所以改成单字名“衎”了,而且这个字很偏,大家一般用不到。因此诏书说,这是“合于古制”。按照今文学家的解释,这个古制,就是《礼记》里的“二名不偏讳”和《公羊传》里的“二名非礼”嘛。

民间:爱谁谁,用单字名,潮!

所以在王莽执政之前,无论是朝廷官方,还是控制话语权的知识分子,他们其实比较认同“二名非礼”的观点。也许当时在社会上,已经开始流行用单字名了。只不过,朝廷没有明文规定,学术圈也不是完全有定论,所以你用双字名,其实也没人管你。

后来王莽推行改名令,明文规定用单字名,只不过对这个趋势推了一把。因此,不是因为王莽的改名令,人们才开始用单字名;而是因为有了改名令,本身已经热起来的单字名,它的使用比以前更加普及,更加流行了。

所以,虽然王莽的统治时间不长,诸多法令后来也被废除了,但是单字名的习俗不但没有废止,反而随着有文化的人越来越多,讲礼法的人越来越多,这种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。虽然在东汉,今文经学逐渐衰落了,古文经学逐渐兴起了,但是也没能把人们这种观念再度改变过来。因此,东汉、三国、西晋,都流行单字名;因为没有明文禁止,所以起双字名的人也有,只不过数量少。

在这个朝代,起名字用俩字居然犯法?

王羲之:为什么我能成为书法家?因为别人改名字的时候我在养鹅

到了东晋南北朝,一方面道教和玄学兴起,又有了新的习俗。掌握文化的门阀贵族,如果有天师道信仰,往往会在单字名后面加个“之”字,“之”在名中,是代表其宗教信仰,这与佛教徒以“释”“法”“昙”用在名字中相类似。也就是说,“之”用在名字中,只是代表宗教信仰,代表这个人是天师道信徒。其实就跟教名差不多。比如你熟悉的,王羲之、王献之、祖冲之,都是这样。另一方面,在南北朝时期,寒门兴起,这些人文化水平一般,也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,仅是南朝皇帝里,就有不少是二字名的。到这个时候,贵族和寒门子弟的名字都开始用俩字了,那过去“二名非礼”的规矩,自然也就被打破了。


推荐阅读:叶紫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