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华琼财网_海南省最专业的财经资讯门户

狸猫换太子:包青天或许断错了案,此人本不会参与这种小儿科阴谋

2019-09-11 14:54:17 来源:互联网 阅读:0

狸猫换太子是包公案中最为扑朔迷离之一桩大案。千百年来人们虽知其伪,但仍然传唱不衰,究其原因,此案虽是虚构,但事中所涉主要人物全系真实存在的。七分虚中加了三分实,真真假假,令人欲罢不能。

狸猫换太子:包青天或许断错了案,此人本不会参与这种小儿科阴谋


特别是深扒狸猫案中的历史表象,甚至能发现隐藏其中的隐秘内幕,这才是狸猫案超越一般戏说公案的真正魅力所在。那么,区区一桩本不甚复杂的狸猫案,到底有何神奇呢?

《包公案》中的狸猫案,讲的是宋真宗皇帝的两个妃子,刘妃和李妃同时怀孕。在李妃临盆之时,刘妃串通太监郭槐,把李妃的儿子偷走,而把一只剥了皮的狸猫放在襁褓里。真宗大惊,把李妃贬入冷宫。李妃的儿子在太监陈琳、宫女寇珠帮助下,被送到八贤王府中保护起来。

后来真宗去世,李妃之子意外地被接入宫中继位,就是仁宗皇帝。李妃在刘妃反复迫害之下逃出皇宫,隐姓埋名藏在陈州。直到包拯到陈州放粮,才意外地揭开真相,为李妃申冤。仁宗与李妃相认,刘妃自尽。

此案中最关键的人物是包拯,但历史上这一系列波折之中,反倒包拯是个完全的局外人。而刘、李诸妃、仁宗皇帝、真宗皇帝,才是真正的主角。

狸猫换太子:包青天或许断错了案,此人本不会参与这种小儿科阴谋

真实的刘妃,距离武则天只剩一步

作为本案的始作俑人物,刘妃确实不是仁宗皇帝的亲生母亲,她虽然没有像演义中那么狠毒地迫害李宸妃,与后者关系却也多少有些尴尬。

但若真实地还原刘妃的本来面貌,我们会发现她远远超越狸猫案本身的丰富内涵。

刘妃的原型是宋真宗章献皇后。刘氏家世非常微贱,《宋史》中编造的又是右骁卫将军爷爷、又是刺史爸爸,应当是刘氏当了皇后之后编造出来的假家谱。

刘氏少年时当过说唱艺人,后来嫁给银匠龚美。龚刘夫妇二人到了京城,不知出于何种原因,刘氏被送入襄王府,给襄王(也就是继位前的宋真宗)当了侍妾。不过因为来路不明,不久就被撵出了王府。

狸猫换太子:包青天或许断错了案,此人本不会参与这种小儿科阴谋


人生的叉路口万万千,但关键的只有那么一两个。

刘氏正是利用这次短暂的接触,牢牢地抓住了少年真宗的心,就如当年武则天迷倒唐高宗一样,把人生之路引向了辉煌的康庄大道。

真宗即位后,念念不忘刘氏,力排众议把她迎回皇宫。但刘氏进阶之路并不顺畅,她熬了15年,才终于当上了皇后,成为后宫之首。

我们虽不知刘氏有什么偷心之术,让真宗神魂巅倒,但揆诸人性,也可以隐约得见真宗与刘氏关系的真面貌。

其一,真宗性格懦弱,当年还是太子时,就备受父亲太宗的猜忌与打压。即位后,对王旦、吕端、寇准等大臣也形如师友,拿不起皇帝的架子。这样的人,对强势人物会情不自禁地有仰视感,哪怕真宗是个皇帝。刘氏与真宗年岁相仿,但幼年失怙,经历了生活的艰辛,性格中带有浓烈的刚强、自立、果毅等特点,在阅历上又远比真宗成熟,必然迥异于真宗接触过的宫中女子。这大概是吸引真宗的一大因素。

其二,刘氏智商、情商双双在线。她虽然没受过正规教育,但特别留心前朝政事,对北宋开国以来的掌故知之甚稔。这说明她在智识上确实有过人之处。

刘氏的情商也非常之高,由于真宗的懦弱,加上宋朝一贯实行宽待士大夫的政策,朝中宰执重臣的权力与地位相当高,甚至高到左右宋真宗决策的地步。宋真宗立皇后还要向王钦若送一坛子珍珠,宋真宗怕与辽军作战,却被寇准强行推到澶渊城,可见其状。

大臣权高,皇帝必然会与之发生矛盾。但作为一个异军突起的皇后,刘氏与大臣们的关系一向处得很和谐,在真宗去世前基本没有发生过大的矛盾。刘氏的手段有多圆熟、处世有多精明,大概也可以从中推知。

感情生活与政治生活历难取真,但刘氏的人生未免有点遗憾。她没能给真宗皇帝生下一儿半女,反而是她侍儿李氏捷足先登,生了个皇子,就是后来的仁宗。

刘氏以皇后之尊,把李氏之子养为己子,此事宫中人尽皆知。在当时的大环境下,正宫抱养宫人之子是理所当然、光明正大之事,没有任何人敢提出异议。

刘氏也丝毫没把这件事当成理亏之事,所以演义中刘氏因为东窗事发而自尽的情况根本不会出现。

刘氏真正的人生巅峰与仁宗没有一毫关系,她完全靠与真宗的感情,以及超强的政治能力,在人生后半段绽放出炫目的光彩。

真宗晚年中风,脑子不大灵光,精力也大为衰弱,甚至话都懒得说。刘氏因为通晓前朝史事,对处理政务很在行,便经常替真宗处理政务甚至决定大事。

因为这种情景与唐朝高宗与武后的事情太过相似,唐朝的教训又实在太过吓人,朝中重臣们很害怕刘氏最后变成武则天,都想通过各种办法限制刘氏,明的暗的都来,甚至动用极端手段进行肉体消灭的想法都有了。这些事我们都暂且按下不表,留给后面出场的包青天用,本段只说刘氏。

但刘氏一面掌控着病重的真宗,一面通过不动声色的手腕形成自己的核心班子,特别是把丁谓、曹利用等人拉拢成外朝的坚强支持者,打击严重反对自己的强硬派寇准。甚至在政治观点上倾向于寇准的名将曹玮都被削夺了兵权,这都有了些西汉吕后杀韩信的影子。反对派们玩不过刘氏,皇后的权势益发巩固。

后来真宗去世,年方12岁的仁宗即位,刘氏以太后听政的名义,堂而皇之地决定国家大政。这时的刘氏,俨然已拥有了当年武则天所有的权力,除了没有正式当上皇帝。

但也就是这最后一步,仅仅是名分上的一步,刘氏终究没有迈过去。宋朝不同于唐朝,宋朝是真正的士大夫与皇帝共天下的局面,名教、礼治的约束,将刘氏死死挡在了通往皇帝的最后一层窗户纸之外。由于大臣们的强烈抵制与不断斗争,已经成了太后的刘氏只能停留在已有的舒适圈,老老实实地继续当没有名分的太后。

这大概就是刘氏的基本面貌。所谓的狸猫换太子,在这样一位英雄豪杰的太后面前,连盘菜都算不上。

大鹏不与燕雀争食,蛟龙只共猛虎竞比。

真实历史中的刘氏,其对手是学识一流、地位煊赫的文臣武将,其人生目标是掌握国家最高权力,甚至向不具名的皇帝迈进。区区争夺子嗣、勾心斗角这种小事,怕是刘氏不屑一顾的。但估计也正是因为刘皇后超卓地位、传奇经历与残缺人生的强烈对比,才使得后世对她的生平充满了猜测,其中很多不乏是恶意的。以至于早在元朝末年,就有了诸如《抱妆盒》之类狸猫换太子的雏形。

元朝以后,随着话本小说的兴起,社会低层知识分子演说政治佚闻、影射当朝政事的渠道和受众都以几何量级扩大。狸猫换太子故事,天然具备了无良宫斗、血亲复仇、正义战胜邪恶、青天大老爷平反冤案等极端狗血的特征,对迫切希望了解帝王家事、希望看爽文过瘾的底层民众来说,无疑是极具爆炸力的故事底本。所以狸猫换太子的故事,在明清两代不断扩充、编排,进入话本、小说、戏曲等多种艺术形式,甚至到了今天仍然有其传播的土壤,还在于历史本原的深厚魅力。


推荐阅读:叶紫